随着节能减排政策不断深入人心,不少企业有意利用污水站沼气部分替代天然气,进入锅炉燃烧或发电。那么,沼气利用前的硫化氢脱除工艺(脱硫)就成为工厂和站长的艰难选择。目前常用的工艺有干法脱硫、湿法脱硫和生物脱硫。本文将对这三种工艺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比较。
1、常用脱硫工艺
1)干燥脱硫
沼气经填料层净化后(主要成分为活性炭和氧化铁)从脱硫塔的一端流出,从另一端流出。硫化氢与填料层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硫化铁;氧化铁反应完成后可进行再生。
脱硫原理:
Fe2O3·H2O+ 3H2S = Fe2S3 + 4h2o
再生原则:
Fe2S3 + 3/2 O2+ 3h2o = Fe2O3·H2O + 2h2o + 3s
2)湿法脱硫
湿法脱硫是将沼气送入洗涤塔,用碱性溶液洗涤吸收,然后流出。洗涤液进入富液槽和再生槽。Z通过化学试剂的催化氧化作用,最终将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(硫泡沫),吸收液可再生循环利用。
工艺流程图如下:
3)生物脱硫
生物脱硫也是湿法脱硫的一种。与上述湿法脱硫的催化氧化工艺相比,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硫杆菌代替化学催化剂直接将硫化物氧化成硫。
反应原理:
H2s + oh -= hs + h2o
HS- + 1/2O2= So + OH-
2、常见沼气脱硫工艺比较
解释:
1)干法脱硫多在硫化氢处理负荷低或脱硫效果高的情况下使用。此时,干法脱硫多用于湿法脱硫或生物脱硫后的进一步脱硫。
2)在制定脱硫效果时,建议根据后续设备(锅炉或发电机)对硫化氢浓度的限制以及沼气和天然气消耗的比例,制定合理的脱硫效果。我们通常建议将Z端硫化氢含量控制在25 ~ 100ppm。